先举一个最近的例子吧,说起来实在是一个很烂的例子,我去了上野一带举办的书道展览会,不管是年轻人、名不见经传的人,不少人都乖乖用了所谓的正确写法来写字。有许多乍看之下写得很棒的字。此外,上代假名[101]方面,外形也非常类似行成[102]或贯之[103]的字。我想写出这些字的当事人,一定非常得意吧,尽管如此,看在我们眼里,根本不是什么美字。因为这些字只模仿了外形。只不过最近流行贯之风格的书法。不管写得多么像贯之,都没有用。关键在于毫无精神……也就是说,他们只看到贯之的皮相。我们认为他们只看到肤浅的皮相,才会对贯之产生错误的见解。贯之的假名,巧妙地用笔延伸非常纤细的线条,是十分鲜明的技巧,不过,这并不是贯之美字的全部。这只不过是贯之美字当中,其中一部分的技术罢了。这是书法的花样。也可以说是图案。或是称之为设计。
贯之的生命,以无形的姿态,潜藏在他的美字当中,那是贯之的生命,也是字体的特色,也是外衣。也许,我们也可以说那是贯之生命居住的房子。如果觉得这个外形最好,今后若是碰上比较粗犷的外形,又会觉得原本的一毛不值了吧,事实上,也有用粗线条书写的美字,相信大家也看过很多例子。以弘法大师的《伊吕波歌》[104]为例,就用了非常粗的线条。不一定只有贯之纤细的假名才是美字。此外,也不是因为弘法大师的书法字线条粗,所以粗就是好的。也说是说,美字的线条粗不代表好看,也不代表难看。此外,像贯之、行成用细线条写的字,不一定比较好,也没有比较差。如此一来,用粗线条写也可以,用细线条写也没差,只要随着写字者与生俱来的性格,或是随着写字者的喜好就行了。此外,若使用的毛笔比较粗,线条自然也会比较粗,倒是无妨。我认为用粗、细来当成决定的条件,本身就是错误的概念。如今,有些人的技巧高明,可以把假名写得跟贯之一样细,而且模仿得很像,但是,贯之的好,并不在于纤细的线条,而是在线条的动态当中,融入贯之人性价值的内涵,最珍贵的就是内涵,珍贵的内涵在那纤细的线条之中,自然地舞动着,最后形成非常细腻、妙不可言、难以形容的美丽线条。在尚未成熟者的眼里,这美丽的线条看似用灵巧的手写成的作品。于是后来的人们才会想要用灵巧的手来模仿。分毫不差地,完全复制。然而,这样并没办法创造出好作品。我想对学习贯之的人说几句难听话,除了辛辛苦苦地模仿得很像,根本没什么好得意的。还有,除了灵巧之外,也没什么值得别人佩服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