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惊人:楚庄王
楚庄王(?—前591),又称熊侣,郢都(今湖北江陵)人,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3年至前591年在位。春秋时期楚国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在位期间非常重视选拔人才,先后得到伍参、苏从、孙叔敖、子重等文臣武将的辅佐。庄王在位初年,楚国发生贵族暴乱,邻近的部族也乘机骚扰。庄王平息乱事,在内政方面进行改革,赏罚分明,群臣和睦,百姓安居乐业,国力日益强盛,为取得霸业奠定了基础。在齐国称霸时,楚国因受齐国抑制停止北进,转而向东吞并了一些小国,国力强盛。齐国衰落后,楚国便向北扩张与晋国争霸。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此后,中原各国都服从于楚国,楚庄王成为中原霸主。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
勾践(约前520—前465),大禹后裔,春秋末期越国的君主,于公元前496年至前465年在位。吴王阖闾曾于公元前496年被越军打败,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勾践于次年主动进攻吴。在夫椒山(今江苏吴县西南)与吴兵发生激战,越兵大败。为了保存力量,勾践退兵至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用范蠡的计策,向吴称臣乞和。勾践归国后,卧薪尝胆,时时不忘灭吴雪耻。他任用范蠡、文种等人,改革内政,休养生息。后来勾践利用夫差北上争霸、国内空虚之机,一举攻入吴国并杀死了吴太子。夫差返国后只得言和。勾践不断举兵伐吴。吴亡后,勾践又乘船进军北方,宋、郑、鲁、卫等国纷纷归附,并迁都琅琊(今山东胶南),与齐、晋诸侯会盟,后经周元王正式承认为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