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徙突厥
古来歧视、压迫少族民族的汉族最高统治者不乏其人,唐太宗则有所收敛,推行团结政策。他内徙归附的东突厥人与设置羁縻府州,就是他推行民族团结政策的集中表现。
贞观四年,唐太宗平定突厥,突厥表示归附。接着,唐太宗召集群臣讨论如何处置的问题。由于这涉及今后国家安全的大事,故而君臣极为重视,纷呈“安边之策”,展开热烈争论。多数朝臣建议采取“分其种落”,迁徙河南,散居州县与汉民杂居,以便“各使耕织”。也就是温大雅主张的对百万突厥“变其风俗”,使之“化而为汉”。“化而为汉”的具体做法是,将原来已趋统一的突厥部众,拆散为各个互不统属的集团,迁徙内地州县,使其失去游牧的自然地理条件,化牧为农,改变其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这种不顾突厥族的生产特点与生活习惯的做法,显然不会受到他们的欢迎,只能采取强制同化,这必然不利于民族团结。
窦静反对以上诸人提出的“置之中国”的建议,主张仍居边塞,分散部落,以弱其势:妻以宗女,以固其心。
中书令温彦博主张仿照“汉建武时,置降匈奴于五原塞下”,把他们安置在河南一带的朔方之地, “全其部落,得为捍蔽,又不离其土俗,因而抚之,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之心,是含育之道也。”唐太宗同意这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