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是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作品,导演维尔托夫在本片中实践了他的“电影眼睛”(Kino-eye)理论,并借此推广出他的“真实电影”艺术形式 影片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记录下了一个时代一个城市的现实生活场景,更多地在于其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所实现的价值 在技术方面,本片创造了分割画面、二次曝光等剪辑手法,将“电影眼睛创造生活”的理论发挥到极至;而在理论方面,本片更是把观众带入了影片开放意识当中,创造了“自我反射”的拍摄手法(即摄影者出现在影片中),从而成为一部不朽的伟大作品 齐加·维尔托夫1896年1月12日生于比亚利斯托克,1954年2月12日卒于莫斯科 他原是一位未来主义音乐家,1916年创立了“听觉实验室”,1918年开始转向电影创作 1923年,维尔托夫发表了《电影眼睛人:一场革命》一文,提出了“电影眼睛”理论 代表作品有《带摄影机的人》、《前进吧,苏维埃》、《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关于列宁的三支歌》等以及24期《电影真理报》(《电影周报》) 维尔托夫也是苏联电影界最早使用声音的人 60年代法国新浪潮运动中的“真理电影”就受到维尔托夫“电影眼睛”理论的影响 电影眼睛派是由维尔托夫于20世纪20年代初提出并在创作中付诸实践的理论 他把摄影机比作人的眼睛,主张电影工作者手持摄影机出其不意的捕捉生活,实景拍摄甚至偷拍、强拍,反对场面调度、剧本、演员和摄影棚,也就是反对故事片 虽然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强调对现实的即兴观察,但并不是单纯的摄录现实 他强调将电影观察的素材加以组织,从而引导观众达到明确的思想结论 他对“电影眼睛”的解释是“用纪录手段对可见的世界作出解释” 维尔托夫并不反对蒙太奇,他将电影眼睛称为蒙太奇的“我看”,他认为影片组织的基本手段就是蒙太奇 他将蒙太奇的功能确定如下:选择电影观察的最重要的瞬间,将这些观察按照联想的原则加以联接,有节奏的组织素材以加强其情绪感染力,并通过镜头画面与字幕(政治口号)的结合来解释拍摄在胶片上的事件的政治意义 维尔托夫在自己周围团结了一批纪录电影工作者,组成了所谓的“电影眼睛派”,按照自己的理论拍摄了一些成功的影片,如《电影真理报》、《带摄影机的人》、《在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上》、《关于列宁的三支歌》等